首页 百科 正文

种子萌发的实验报告单 (种子的萌发实验报告)

百科 11 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关于种子萌发实验报告单这个问题的知识,还有对于种子的萌发实验报告单也是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让我来为大家分享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种子萌发的实验步骤

种子萌发是指种子从吸胀作用开始的一系列有序的生理过程和形态发生过程。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时,首先是吸水。种子浸水后使种皮膨胀、软化,可以使更多的氧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同时二氧化碳透过种皮排出,里面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其次是空气,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只有种子不断地进行呼吸,得到能量,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最后是温度,温度过低,光合作用大大减弱,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光合生产率降低,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其它一系列生理活动,都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的。

黄豆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做出假设

光的强弱、水的多少、温度的高低都会对种子的萌发产生一定的影响。

制定计划

准备100颗黄豆种子,5个有盖的瓶子,10张纸巾,5张便利贴。

1号瓶的水只能湿透纸巾,并不能淹没种子,放在空气流通,有阳光的地方;

2号瓶的水不但能湿透纸巾,而且能把种子淹没,放在空气流通,有阳光的地方;

3号瓶的水只能湿透纸巾,并不能淹没种子,用盖子把瓶子盖上,使瓶子空气不能流通;

4号瓶的水只能湿透纸巾,并不能淹没种子,放在冰箱里,尽量使瓶子里的水不结冰;

5号瓶不放水,放在空气流通,有阳光的地方。

实施计划

每天都进行实验并观察5个瓶子有什么变化,再把每天的变化都纪律下来。

分析结果

1号瓶大部分能发芽;

2号瓶的种子皮破了,但不能发芽;

3号瓶只有少许发了芽;

4号瓶和5号瓶没有发芽

得出结论

想要种子发芽,一定要有适宜的光度,不能太强,也不能太弱,光度太强种子会被晒死,光度太弱种子就不会产生光合作用,然后就会死掉;需要适量的水分,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水分太多种子会被泡死,水分太少种子就会干死;温度也要控制好,不能太高或太低,太高种子就会热死,太低就会冷死;空气的流通业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没有光度、水分和温度大,相对来说,空气流通的影响较小。

种子发芽的生物实验报告

种子的萌发

——实验报告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提出问题: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2、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当的水、充足的空气。

3、制定计划(如书,采用绿豆种子)

4、实施计划,进行记录(见图片)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用绿豆进行的实验中,由于天气干燥,4号装置中的绿豆种子没有潮湿发霉而萌发了,同时2号装置中的绿豆种子也萌发了,1号和3号装置中的绿豆种子没有萌发。实验结果让我得出了以下结论:种子的萌发的确需要适宜的温度,适当的水,充足的空气。

二、绿豆种子的萌发率

1、提出问题:测发芽率时,应当给种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2、作出假设:需要提供种子良好、适宜的环境。(由于测定发芽率是采用绿豆种子,所以温度应保持在20-25℃左右)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进行记录(制作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培养皿,在内谱3层滤纸,加入适量的水,使滤纸湿润,并在上面均匀地摆上10粒种子。)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用绿豆种子10颗,因为绿豆种子适应力强,加上环境良好,所以种子于第一天都发芽了,根据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进行计算:10÷10×100%=100%。

三、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1、作出假设: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制定计划

3、观察记录(见表)

根的部位生长记录表格

单位:毫米

时间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四、得出结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能不断长大,长成成熟区的细胞。

黄豆发芽实验报告

给你个例子,[一]实验用具: 5种植物的种子、暗盒、棉花、塑料盒、筷子、铁丝、水杯、花盆等

[二]实验目的: 探究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三]实验步骤:

一、种子的选择及准备:选用黄豆、绿豆、红豆、玉米、豌豆五种植物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原因是这五种

种子容易取得、发芽快、现象明显,其中,黄豆、绿豆、红豆、豌豆为双子叶植物,且前三者为出土萌发,豌

豆为留土萌发;玉米为单子叶植物。用这几种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可以观察到不同的萌发类型。所有干燥(或新

鲜)种子进行实验前,均置于水(只要不是高温的)中24h进行催芽。

二、探究种子的发芽条件

1.水与空气

(1)用铁丝将豌豆种子(比较大,容易绑)固定(不要弄伤)在筷子上的3个不同位置

(2)将固定有种子的筷子斜插入水杯中,使3粒豌豆处于杯中不同的高度

(3)把冷却的开水(防止水中溶解气体的干扰)注入杯中,深度控制在:完全没过最下面的豌豆(1号)、没过

一半中间的豌豆(二号)、最上面的豌豆(三号)完全暴露在空气中不与水接触

(4)做几个类似的装置,同时放在室温、有光条件进行实验(注意适当补充水以保持水面位置)

(5)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2.光

(1)将绿豆种子分成两组,每组10颗左右

(2)把棉花摊开、形成一片棉层,加水,使其浸透,分成两片

(3)将种子放在棉花上,进行发芽(这是传统发芽方法)。其中一组在室温有光条件下,另一组在室温的暗盒中

(4)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3.土壤

(1)将5种植物种子各取十颗左右

(2)把种子分成一号、二号两大组,两组中都有5种种子,且两组中同种种子数量相同

(3)把一号组的种子在[三]-二-2的无光条件下进行培养,二号组种子埋在花盆土壤中距离土面表层约5毫米处(

土上面看不到种子就行了,不要埋得太深)

(4)观察得出结论

4.种子的活性

(1)将绿豆种子分为两组,每组5颗左右,一组在催芽前煮熟晾干,另一组不做特殊处理

(2)按照[三]-二-2的有光条件方法共同培养

(3)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三、种子的萌发类型

种子的萌发类型

(1)在[三]-二-3的土中萌发状态时同时观察发芽状况

(2)记录并分析 [四]实验结果:

一、[三]-二-1的记录: ┏━━━┯━━━┯━━━┓

┃一号组│二号组│三号组┃

┠———┼———┼———┨

┃发芽数│发芽数│发芽数┃

┠———┼———┼———┨

┃ │ │ ┃

┠———┼———┼———┨

┃发芽 │发芽 │发芽 ┃

┃ 天数 │ 天数 │ 天数 ┃

┠———┼———┼———┨

┃ │ │ ┃

┗━━━┷━━━┷━━━┛

二、[三]-二-2的记录

光源(人造还是阳光):

光照时间(小时):

┏━━━┯━━━┓

┃光照组│黑暗组┃

┠———┼———┨

┃发芽数│发芽数┃

┠———┼———┨

┃ │ ┃

┠———┼———┨

┃发芽 │发芽 ┃

┃ 天数 │ 天数 ┃

┠———┼———┨

┃ │ ┃

┗━━━┷━━━┛

三、[三]-二-3的记录

浇水量(两组相同):

土中培养组:

┏━━┯━━┯━━┯━━┯━━┓

┃黄豆│绿豆│红豆│玉米│豌豆┃

┠——┼——┼——┼——┼——┨

┃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

┃数 │数 │数 │数 │数 ┃

┠——┼——┼——┼——┼——┨

┃││││┃

┠——┼——┼——┼——┼——┨

┃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

┃天数│天数│天数│天数│天数┃

┠——┼——┼——┼——┼——┨

┃││││┃

┗━━┷━━┷━━┷━━┷━━┛

常规培养组:

┏━━┯━━┯━━┯━━┯━━┓

┃黄豆│绿豆│红豆│玉米│豌豆┃

┠——┼——┼——┼——┼——┨

┃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

┃数 │数 │数 │数 │数 ┃

┠——┼——┼——┼——┼——┨

┃││││┃

┠——┼——┼——┼——┼——┨

┃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

┃天数│天数│天数│天数│天数┃

┠——┼——┼——┼——┼——┨

┃││││┃

┗━━┷━━┷━━┷━━┷━━┛

四、[三]-二-4的记录

┏━━━┯━━━┓

┃第一组│第二组┃

┠———┼———┨

┃发芽数│发芽数┃

┠———┼———┨

┃ │ ┃

┠———┼———┨

┃发芽 │发芽 ┃

┃ 天数 │ 天数┃

┠———┼———┨

┃ │ ┃

┗━━━┷━━━┛

二、[三]-二-2的记录

光源(人造还是阳光):

光照时间(小时):

┏━━━┯━━━┓

┃光照组│黑暗组┃

┠———┼———┨

┃发芽数│发芽数┃

┠———┼———┨

┃ │┃

┠———┼———┨

┃发芽 │发芽┃

┃ 天数 │ 天数┃

┠———┼———┨

┃┃

┗━━━┷━━━┛

三、[三]-二-3的记录

浇水量(两组相同):

土中培养组:

┏━━┯━━┯━━┯━━┯━━┓

┃黄豆│绿豆│红豆│玉米│豌豆┃

┠——┼——┼——┼——┼——┨

┃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

┃数 │数 │数 │数 │数 ┃

┠——┼——┼——┼——┼——┨

┃ ││││┃

┠——┼——┼——┼——┼——┨

┃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

┃天数│天数│天数│天数│天数┃

┠——┼——┼——┼——┼——┨

┃ ││││┃

┗━━┷━━┷━━┷━━┷━━┛

常规培养组:

┏━━┯━━┯━━┯━━┯━━┓

┃黄豆│绿豆│红豆│玉米│豌豆┃

┠——┼——┼——┼——┼——┨

┃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

┃数 │数 │数 │数 │数 ┃

┠——┼——┼——┼——┼——┨

┃ ││││┃

┠——┼——┼——┼——┼——┨

┃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

┃天数│天数│天数│天数│天数┃

┠——┼——┼——┼——┼——┨

┃ ││││┃

┗━━┷━━┷━━┷━━┷━━┛

四、[三]-二-4的记录

┏━━━┯━━━┓

┃第一组│第二组┃

┠———┼———┨

┃发芽数│发芽数┃

┠———┼———┨

┃│┃

┠———┼———┨

┃发芽│发芽┃

┃ 天数│ 天数┃

┗━━━┷━━━┛

五、[三]-三的记录

[每种种子的发芽(所需)天数、发芽率、每天的变化、出土时间、芽苗形态等][五]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一、[三]-二-1:

二号组比其他两组的发芽率明显高出很多,说明种子的发芽需要空气。

二、[三]-二-2:

光照组和黑暗组的实验记录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

三、[三]-二-3:

两组全部发芽……(剩下的根据具体情况接着写吧)

四、[三]-二-4:

煮熟的一组种子全部没有发芽,正常的一组种子正常发芽,说明植物种子必须具有活性才有可能发芽

五、[三]-三:

黄豆、绿豆、红豆的子叶在在萌发后伸出土壤表层,属于出土萌发类型;

豌豆、玉米的种子本身在萌发后都没有深出土壤表层,属于留土萌发类型。

[六]种子各部分发育去向的推测:

黄豆、绿豆、红豆的胚根发育为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为茎,胚芽发育为最初的叶,子叶随胚轴伸长而变动位置,在发芽后不久萎缩脱落;

豌豆的胚根发育为根,胚芽发育为茎和叶,子叶在发芽、生长过程中逐渐萎缩;

玉米的胚根发育为根,胚芽发育为茎叶,胚乳逐渐萎缩。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写实验报告

种子的萌发过程

一、做实验

1.材料工具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 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

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三、讨论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生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x444.evianbaike.com/article/170673.html
1.文章若无特殊说明,均属本站原创,若转载文章请于作者联系。
2.本站除部分作品系原创外,其余均来自网络或其它渠道,本站保留其原作者的著作权!如有侵权,请与站长联系!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